吕军鸿,1972年6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生物物理学、无机化学
电话:(021)39194259
传真:(021)59552394
电子邮箱:lujunhong(at)sinap.ac.cn
主要研究方向
利用先进的物理手段与成像工具(原子力显微镜、单分子荧光、同步辐射、质谱、THz等)开展生物医学研究,主要包括:
1. 生物膜界面物理化学
2. 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
3. 微生物组学方法学
个人主要经历
一、学习经历
开始日期 | 结束日期 | 学校 | 专业 | 学位 |
2001年03月
|
2004年06月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无机化学(纳米生物学)
|
博士
|
二、科研工作经历
2004-2008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07-2012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米兰研究所) 访问副教授/研究员
2012-今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其中:
2007.03-10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工程学院 访问学者
2013.02-2015.01期间 英国牛津大学化学系 居里国际学者
2014.12 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 高级研究学者
个人主要学术成就
从事单分子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的交叉研究,获得国际国内授权专利9项,部分成果发表在Blood、JACS、Angew Chem等专业杂志上,并多次被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hina、Nanotechnology等作为研究亮点报道。主要成果包括:建立了单个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分离方法;发展了基于生物膜机械性质鉴别其化学组成的技术;鉴定了凝血蛋白八因子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功能界面;揭示了细胞膜的拓扑结构对酶活性的功能调控及其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等.
获奖情况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3)
上海市浦江人才(2013)
欧盟居里学者(2011)
美国血液学会Travel Award(2009)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
上海—联合利华研究与发展基金奖学金(2004)